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

恨的力量

醫師您好,我在電台裡聽到了你說仇恨的力量,也是一種自我治療的基礎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仇恨不是不好的嗎?
 
事實上,這是一件相當容易讓人家誤解的一件事情。
以為說我強調仇恨的力量,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意思,我的意思是說人本來就有一個愛的力量跟一個恨的力量。愛跟恨往往是同時並存的,如果你今天只體察到愛,那你恨就會深藏在很深的地方。讓你看不到,你會找不到你的恨在哪裡?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你在恨,所以有一些人,他心中充滿了愛,然後他到處幫助別人,可是其實他的內在存在很多的憤怒存在。那這個恨一定要有一個出發口,一定要有一個地方讓它出去,如果沒有辦法讓它出去的話,那這個恨意就會層層累積,到最後就會大爆炸。

所以說如何把愛留在心中,把恨放到外面去,這才是重點。
事實上,不管愛跟恨都是人的一部份。正常的人本來就應該要有愛也有恨,這兩個不同的力量,那並沒有好奇怪的,千萬不要過度相信所謂真善美裡面所謂的善跟美,事實上善跟美一定要建立在真實上面。而真實的人就是會有恨意,就是會有氣憤,會有憤怒,然後會有關愛。

今天我們可以想見再兇殘的兇手,看到一些事情可能會露出微笑,看到一個小孩可能會覺得愉快。那也有再好的人突然變得很糟糕。
事實上,這些人我都見過,我有見過一些很好、很好的人,然後做出一些很壞、很壞的事情出來。事實上,愛跟恨同時都並存,所以說你在追尋這些善跟美的過程之中,你一定要先追尋這個真。
那你如果要追尋這個真的時候,你要先承認你的心中住著一位討人厭的傢伙。那個傢伙叫做恨。這個恨是穿著黑衣服的,這個愛是穿著白衣服的。

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在跟人家講愛的道理的時候,你的心中充滿了黑色的恨意,而其實並沒有用處,那怎麼樣才能夠讓這個黑色的力量,很成功的、很有效率的表達出來,甚至和它的功能,這個才是我們要的地方。
人的身上並沒有所謂的對或是錯,是或是非。而且不必要太去評價什麼叫做對或是錯。因為所有的價值都在流動之中,所以恨這個東西到底是好是壞,真的很難講。如果沒有恨意存在,很多東西可能都沒有辦法實現。
我舉個例子好了,蔣中正先生當時在台灣嚐試要反攻,所以他做了很多的建設,這個日後都變成了台灣經濟起飛的貢獻。所以說呢,恨意在某些時候也是會有幫助的。

我再舉個例子,在冷戰的時候,雙方都想摧毀對方,但事實上這些核武東西到最後都使用了,它反而造福了新的科技,還有新的東西。所以你看恨意把人聚集在一起,那愛把人分散開。所以仇恨事實上是有它面意義的。我們絕對不要忘記仇恨也有好的那一面,所以這時候我們要有一個四分格的方法來看,有一種愛是好的愛,有一種愛是不好的愛,有一種恨是好的恨,有一種恨是不好的恨。那我們把它分開來看。

什麼叫做不好的愛呢?很簡單,倘若如果為了這個愛而你必須去犧牲其他人的權益時候,那這個愛,本身就變成一個不適當的東西。我聽過有人是因為他一直想當好人,所以害得其他人只好當壞人。因為他必須當好人,所以他永遠都在犧牲,永遠都在奉獻,永遠都在為別人著想。那別人,我也只能夠說他夠倒楣,他並沒有要求人家這樣子幫助他。可是他就這樣被人家要求這樣子幫助他,那這個時候大家的力量會怪到他頭上來,說:「你為什麼要做這樣子的事情呢?你為什麼需要別人這麼多的資助呢?」。可是,事實上真正發出需求的是那個想要愛的人,而不是想要恨這個人。所以說有些時候愛意本身會變成一種負擔,那這個就是不適切的愛。

我再舉個例子好了,有一些人他一直認為他想要照顧好他自己的下一代,然後他儘可能的省吃儉用,愛戴下一代,可是到了下一代之後,這愛卻是有條件的。他希望他的小孩幸福,所以他為他的小孩選定了一個方向,為小孩選定了很多東西。這小孩並不喜歡,可是這父母認為他是出於愛的出發點,所以為小孩子思考,可是呢?小孩子未必想要走這一條路。有可能是小孩子思考得不夠周密,也有可能是大人太過焦慮,不過沒有試,怎麼會知道,沒有跌倒過,怎麼會知道痛呢?

所以,這時候的愛變成一個有條件的愛了。這個條件的愛好像變成一個魚餌釣勾,如果你看他很好,人家會說對啊,我對你很好。然後你一吃就釣勾了,就上勾了,然後這個就變成一種有條件的愛。所以愛在不適當的時候,就會變成了一種負面的東西,只有一種情形的愛是最好的愛,就是出自於自然而且不求回報的愛。也就是說今天如果你真的想要對別人好,那你就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了,別人不見得要回饋給你。你要有這個心理準備。

如果你是父母,那你對你的小孩,如果你想要愛他們,那你就是要知道他們將來未必會成為你榮耀的光芒。就算你再努力,他們都有可能當流氓或太妹,都有可能。我的答案不是說一定會這樣子,我是說都有這種可能。那在這個過程之中,你並不能做什麼,如果你在這個情形之下,你還願意去愛的話,那這個就是真正的愛了。這個叫做無條件的愛,也是真正的給予。其實我們在什麼樣情況下會給予這樣子的愛,你知道嗎?在對小嬰兒的時候,我們會對小嬰兒給予很好的愛。我們不會對他有所期待,所以這時候小孩子自然會很開心。

可是,在青春期的時候,我們期待他很多,所以這種愛是有條件的。很可怕的條件的愛,在這種情形之下,那就很麻煩了。

那恨呢?恨有時候是負面的恨。比如說:違法的恨,法律不准放火燒人家房子,法律不准殺人,不准傷人,不准一些程序。那你就不能做,因為你做了,你的恨就等於跟全國的人民,成為人民公敵。那這樣子的時候,你絕對會輸,這個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。那如果說恨意是發洩在自己身上的。比如說:割腕或是吞藥,這類的恨意也是不好的,因為這類的恨意會帶給你一種傷害,而且傷害是自我。所以,這些恨意是不佳的。

可是,又有些恨意是好的,這些恨意比如說:競爭,你對於敵人你不願意服輸,所以你要求在一個合理的遊戲規則裡面,你努力的拚命,然後你要超越他。像這個時候恨就會發揮它的力量出來了。所以,事實上在某些情形之下,恨就像一把火燄一樣,它可以在外面燒穿很多的大樓,也可以在引擎裡面燃燒,然後帶動整量車子往前跑。

有些時候一個人只不過為了恨另外一個人,而他成就了很大的事業。其實到最後他也不恨那個人了,可是事業也已經完成了。所以恨會帶來力量,愛會帶來和解。那兩個力量是互相衝突的。那如果說你們的生活缺乏的是戰鬥力,缺乏的是精力。那你用愛的力量是不夠的。恨的力量反而比較好。所以我有時候會誇張說:「甚至你找到一個好的敵人,比找到一個好的朋友,還要重要。」因為好敵人會告訴你,你的缺點。好朋友不會。好朋友會隱瞞你的缺點。那這種情形之下,你就會忘掉你自己是誰?

一個好的敵人的條件就是你們可以成為君子之爭,光明正大的爭執,在這種情形之下,你的恨意就變成你的原動力。要趨使你往前繼續跑,這是仇恨心理學原本最重要的精神。就是恨意帶來力量,而愛帶來釋放。兩個力量完全相反,所以呢?我並不會反對一個人恨。事實上,恨,能夠恨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。如果說不懂得恨的人,通常也不太懂得愛。有一些媽媽很辛苦的服侍家人一輩子,然後她不停的做家事,然後不停的抱怨。事實上,她一直以為她在愛這個家庭,事實她在恨這個家庭。她一直在抱怨,所以抵消掉這個功勞。她什麼也沒創造。

所以我們要怎麼學會這些東西,都要試試看?愛就像水,無孔不入,一直滲透出去。那恨就像火,它會燒,然後它會燒穿憂鬱,燒穿寂寞,燒穿空虛。所以,如果人是寂寞、憂鬱的人,當他開始憤怒的時候,就是要轉好的時候了。事實上有些時候甚至會覺得憤怒絕對比憂鬱好,寧可憤怒不要憂鬱。那這個就是一個憤怒的基本精神
Dearall:
過於仁慈讓人失去成長的機會 有時適時的當壞人反而是好的
感謝傷害你的人 感謝他讓自己有成長的機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