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

相信什麼,就會看見什麼!


故事分享:
*小新的媽媽總覺得小新又懶ˋ又愛撒謊,每次叫他做事總是推三阻四,若是家中東西壞了,明明是他弄的卻死不承認,難免被媽媽修理一頓。但奇怪的是,在學校或安親班,每位老師都說小心很積極乖巧,總是樂於幫助大家,也常獲得老師的肯定。媽媽不信,覺得小新是裝出來ㄉ
*阿華決得自己很笨,每次考試都不及格,而且他相信自己應該沒有什麼唸書的天份,在怎麼唸成績也不會好。這學期來了一位新老師,不知道為什麼,看到阿華時總對他說:「你很有天份,好好加油喔!老師相信你的成績會很好」說也奇怪,到了期末,阿華ㄉ成績竟然每科都及格了。
這就是教育心理學經常討論的「比馬龍效應」( Pygmalion Effect ) 又稱「自我應驗的預言」( Self-fulfilling Prophecy )...當我們相信什麼,我們就會看見什麼!!!
這是吳健豪老師的故事分享...他分析為什麼會這樣呢?
其實這不難理解...小新的媽媽總是看到小新"壞"的地方,久而久之,小新也放棄改變媽媽對他的偏見,自然而然的表現出媽媽覺得他"壞"的地方。然而每個人都渴望被喜歡ˋ被肯定,當老師給初一個空間或機會,讓小新表現出"好"的事情,老師也覺得小新很好,小新也就樂於表現出"好"的樣子,於是形成"好"的循環。同樣的,阿華就是在老師的信任下,慢慢培養出信心,也就慢慢有了唸書的動力和能力。
在帶家屬團體時,我也常常說: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,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。當你內心不相信孩子有康復的希望,你的孩子也不會相信自己會有康復的希望.....這是我的經驗也成為我的信念...原來這是有心理學的依據老師說:這是就是行為學派說ㄉ「制約反應」。制約是在潛意識下進行的,孩子會投其所好的去扮演大人心中的角色,心理學上稱為~負面增強...
建豪老師說:常在他所輔導ㄉ體罰過當的家暴案件中,發現這樣的戲碼上演
由於親子的關係惡化到某種程度,以至於父母怎麼都不相信自己孩子有"好"的一面,即使旁人努力提出不同看法,他們也會辯駁說「那是一時的...那是裝出來ㄉ...妳不知道他喔...」其實父母並不知道,其實孩子的負向行為,正是由於父母表達愛的方式~偏~了所造成的。ex:孩子說謊常是因為害怕被責罰,甚至是因為擔憂被父母拋棄,於是未了不被責罰,就編出更大的謊,也造成父母親一股腦子的認定...孩子就是愛說謊假使一直待呃這樣的有色眼鏡在看孩子時,哪天孩子有一些轉變時,都可能會被錯過,或不被看見。
因此,不妨檢視一下,如果我們跟孩子的關係,進入某種僵局,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看待他的方式帶有某些成見或偏見?!也可以察覺一下自己對孩子的看法是正面的多還是負面的多呢???為什麼會這樣???請細細觀察孩子如何受我們看法的影響,而表現出我們所期待的樣子。

試一下...
找一項你對孩子固有的負面看法,ex:他很懶...他數學很不好...他沒有方向感...等等,試著在生活中,找到例外的時刻,並大聲告訴孩子,你看到他不一樣的地方。
運用你的覺察力...妳會有心的發現喔!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