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

溝通分析TA理論架構

一、理論介紹:人格的三種狀態P--A--C體系
 溝通分析(Transactional Analysis,簡稱TA)是在確定、檢查及分析人們交流的方法,並將所得訊息加以系統化,瞭解人們是以其三種自我(父母、成人、兒童)的哪一部份做反應或發出刺激。亦指兩個人之間,我對你做某事,你回報我某事。艾瑞克.伯恩(Eric Berne)根據臨床經驗,將個體的內在歸納為「父母(Parent)」、「成人(Adult)」、「兒童(Children)」三種,也就是人格的三種自我狀態。這三種名詞和平常的父母、成人、兒童的含意與用法均不同,觀看以下的解釋後,相信便會發現其間的差異所在。 「父母」 è外在事件的紀錄(教導概念)
 
「成人」è透過探索而記錄的資料(思考概念)
 
「兒童」è內在事件的紀錄(感覺概念) (一)「父母」
「父母」是指記錄在腦海裡的一些早期經驗(從出生到五歲前),主要是一個人在童年時代生身父母或代父母的一切言行,正向或負向的,小孩子均忠實地記錄到「父母」之中,就好像錄音帶一樣。這些都是永久性的紀錄沒有人可以洗掉,在往後的人生中隨時可以重播。每個人的早期經驗不同,所以「父母」亦不同。(二)「兒童」
個人除了把外在事物記入「父母」之外,同時還進行「內在」事件的紀錄,即指小孩對所見所聞的反應,多半是「感覺」。這些「感覺」有正向的,也有負向的一面。正向的感覺包括許多肯定的資料:創造力、好奇心、渴望去嘗試、探索等;負向的一面則是無能、受挫、缺乏字詞表達真正的意思、憤怒、被遺棄等等。 ()「成人」 當孩子約十個月大時,他到處爬行,探索和試驗環境事物,此時他發現自己已能靠理解和思考做一些事,這種自我實現就是「成人」的開端。小孩發現生活中還有一些「父母」的教導概念、「兒童」的「感覺概念」等不同的資料,根據這些資料的收集和分析,發展出「成人」的「思考概念」。
 
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:「父母」、「成人」、「兒童」。當你的行為、思考和你觀察中的父母一樣時,表示你正處於「父母」的狀態;當你在討論目前的事情、收集資料、觀察現象及客觀評量時,表示你正處於「成人」的狀態中;當你感受和表現童年的一些行為時,表示你正處於「兒童」的自我狀態中。P-A-C體系是一種真實現象,個人依之而表現其外顯行為,可從一些身體及語言線索(如下表)觀察出,包括聲調、姿勢和臉部表情,對這些線索越熟悉,越能幫助我們對自我與他人的分析與判斷
P-A-C狀態檢索表


身 體 的 線 索 語 言 的 線 索

「父母」
皺眉、緊閉雙唇、搖頭、臉色不好、雙腳輕輕地敲著、手叉腰、雙手在胸前交叉、握拳、嘆息等等。
除此之外,也有些姿勢只對某些人有意義,如果你父親習慣在罵人前先清清喉嚨,這就是你「父母」的特別線索。
「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了」、「你要經常記住」、「絕對不能」、「如果我是你」等等。
「經常」和「絕對不能」幾乎都是「父母」的用語,許多評價性字詞,如「應該」和「必須」均表示是「父母」在活動的信號。

「兒童」
流眼淚、噘起小嘴、發脾氣、音調提高、眼球轉動、聳肩、目光朝下、高興、舉手發言、咬指甲、挖鼻孔、坐立不安、吃吃笑等等。
多數的線索為身體動作,因為嬰孩對外界最早期的反應多屬於非語言。
我希望、我不管、我要、我猜、我長大以後、最大的、好一點的等兒語。
要注意有些兒語並非是「兒童」的而是「成人」的,需分辨清楚。

「成人」
當我們以「成人」傾聽時,表情是直率的、用心的。歪著頭聽表示洗耳恭聽,但心中存著自己的意見。 基本字眼如:「為什麼、在哪裡、誰、怎麼做、何時、如何、多少、比較、可能、真假、我想、我知道等等。」

二、人際溝通的種類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根據溝通分析法的觀點,溝通來自某一個人自我狀態的刺激,以及另一個人自我狀態的反應。因為有各種自我狀態所發出的刺激和反應而形成各種形式的溝通,主要的類型有下列三種: 1.互補溝通:指某人的刺激行為和對方的反應行為互相平行,此種溝通是開放的,每個反應也是在預期中,因此雙方能不斷溝通。 例一     小孩:「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?」(A-A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父或母:「顏色搭的不錯。」(A-A
例二     父或母:「放學要馬上回家,不可在外面遊蕩。」(命令的,P-C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小孩:「好,知道了。」(順從的,C-P   
2.
交錯溝通:指對某人的刺激行為表現出非預料的反應,溝通的路線形成交叉,這時,人們可能就會退縮、逃避,溝通於是停頓,或再轉換另一種溝通形式。例一     小孩:「我穿這件衣服合適嗎?」(客觀的,A-A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父或母:「醜死了,快去換掉。」(批評的、命令的,P-C

3.曖昧溝通:此種溝通牽涉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,一種是表面的,一種是隱藏的。表面的溝通是按照社會預期的方式進行,而隱藏的溝通常以行為語言表達。  例一     表面上--小孩:「我們班同學幾乎都有養電子雞。」(提供訊息,A-A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實際上--小孩:「如果你不給我養電子雞就太落伍了。」(批評的,P-C 例二    表面上父親:「已經十一點了,你打算什麼時候寫作業呢?」(收集資料、客觀的,A-A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實際上父親:「你快把作業寫完,不然我要生氣了。」(命令的,P-C   三、人際溝通的四種心理地位         在人們心裡存著自我評價或對他人的評價,一種心理地位(Psychological status),也就是人際溝通時的基本心態:「我很好」或「我不好」,「你很好」或「你不好」。因此溝通分析論者將人際間溝通時的基本心態歸納為下列四類型: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很好,你也很好(I'm OK, You're OK          「我很好,你也很好」這種心理地位的人,是較具有信心、積極態度的人,也是心理健康的象徵。擁有這種心理地位的人較能建設性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,對事情的期望有根據,也能接受每個人的特殊性。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很好,你不好(I'm OK, You're not OK          「我很好,你不好」的心理地位,又稱為「投射地位」,這種人常覺得自己被別人傷害,並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他人,態度自大且容易懷疑他人。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不好,你很好(I'mnot OK, You're OK          「我不好,你很好」的心理地位,又稱為「投入地位」,具有自卑感,和別人比較時常覺得自己不行,壓抑自己、容易退縮,常有沮喪、失意感。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不好,你也不好(I'm not OK, You're not OK          「我不好,你也不好」的心理地位,對人生沒有興趣,不切實際,常認為前途茫茫,很容易放棄希望及努力。 
    
四、溝通分析在親職教育上的應用         溝通分析可以運用在親職教育上嗎?「是的,溝通分析可以運用在親職教育的實務中」,其理由是T.A.運用在親職教育上可以有三大功能: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增強親職教育對自我的瞭解,進而瞭解他人 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