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

《人有幾個「我」》

我是什麼?這是一個幾乎人人在求知時間都會問自己的問題。但究竟「我」是什麼?
「我」是什麼?一個人?那我的身體是不是「我」?我的手是不是「我」?我的靈魂是不是「我」?我的肉體是「我」還是「我的」?如果我的肉體是「我」的話,那我的手離開了我的身體,還是不是「我」?如果我的肉體是「我的」的話,那麼,「我」是什麼?
哲學家笛卡兒認為「我思故我在」,他認為我思考,所以意識到了我的存在。意思是認為當我在懷疑一切時,卻不能懷疑那個正在懷疑著的「我」的存在。因為這個「懷疑」本身是一種思想活動。而這個正在思想著、懷疑著的「我」的本質也是一種思想活動。 這裡的「我」並非指的是身心結合的我,而是指獨立存在的心靈。
這些哲學上的問題和答案,都讓人如丈二金剛,摸不著頭腦。我就是我,還有什麼好問的?難道還能有幾個「我」不成?
是的!在心理學的觀念裡,是有幾個「我」的。心理治療之父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把「我」分為「本我」(Id)、「自我」(Ego)和「超我」(Super-ego)。
「本我」指是在潛意識型態下的思想,這是人最為原始的、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,如饑餓、生氣、性慾等……。本我是與生俱來的,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,日後「自我」及「超我」即是以「本我」為基礎而發展的。「本我」的目的在於遵循享樂原則(Pleasure Principle),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,以及避免痛苦。
「超我」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,由道德原則(Moral Principle)支配,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。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,「超我」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,由於對客體的衝突,「超我」傾向於站在「本我」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。「超我」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,維持個體的道德感、迴避禁忌。
「自我」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,是由現實原則(Reality Principle)支配。「自我」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。這裡,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「本我」的快樂原則,也向「超我」的道德原則折衷。由此,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。「自我」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。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。
人格的組成,就由這幾個「我」組成,有時「享樂主義」的「本我」佔上風,有時「現實主義」的「超我」佔上風,有時「道德主義」的「超我」佔上風。就像顏色世界裡的三原色一樣,三個不同原色可以組成千千萬萬種不同的顏色。三種不同的「我」也可以組成千千萬萬個不同的性格。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:我在公園裡的座椅上發現一個錢包,「本我」的享樂主義做法就是據為己有,「超我」的道德主義做法就是交給警察,「自我」的現實主義原則卻是採取折衷辦法,設定一段時間等物主回來取回,如果物主在某段時間內都不回來,就當作地上執到寶。
我們的一生,各種不同的「我」在不同的時段有著不同的屬性,所以我們有時做事只顧享樂,有時會很替他人著想,很有道德,但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意識的主導下,現實地生活著。

《人有幾個「我」》一文中,所提到的那幾個「我」(本我、自我和超我)和精神病的病發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。
基本上,精神病的形成的原因很多,但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認為,最主要的還是由於人的各種不同的需要之間產生衝突。這些不同的需要,就是由不同的「我」所產生的。
「本我」的需要是最原始的,也是最直接反映自己的潛意識的。「本我」的需要沒有是非觀念,只有存在與否的觀念。這種需要的形成是最自然的,也是最自私的。所以,這種需要往往會觸犯社會禁忌或自身的道德底線。例如:對他人財產或美色的覬覦。
這種需要一旦不受控制,個體就會陷入被慾念操控的境地。躁狂症患者的部份病徵正是如此。他們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慾望,便把慾望化作行動。動輒指責他人,自己卻沒有反省自己的能力。
「超我」太強大時也會引發精神病。因為「超我」是絕對道德的,是以社會的高標準來衡量的,所以無可避免地會和「本我」產生原則上的衝突。強大的「超我」如果壓倒「本我」時,指責就會指向自己,事事都歸疚自己,形成自己的罪惡感,最終形成抑鬱症。

強迫症的源起也是由於太強大的「超我」,由於「超我」意圖控制個體的所有行為,但個體的「本我」的需要卻持續地存在,而且有不被控制的慾望,而「自我」不能有效地調節時,個體便陷入自我的鬥爭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