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

比馬龍效應

「比馬龍效應」並非新名稱,本身出自古希臘時代神話,意思是指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

比馬龍(Pygmalion)是塞浦路斯(Cyprus)的國王,熱愛雕刻藝術,有1天,他的朋友送給他1支潔白如玉的象牙;比馬龍拿到這支象牙後,就開始構思如何利用這支象牙,雕刻出滿意的作品;最後,他決定要利用這支象牙雕出1位冰清玉潔、美如天仙的少女。比馬龍用他那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術,花了畢生的心血精雕細琢,終於創造出1個栩栩如生的少女雕像,仿如1位麗質天生的少女,
  
比馬龍給這個少女雕像取了1個頗富詩意的名字:〝葛拉蒂雅〞或稱〝加拉蒂〞(Galatea),
  
許多富商巨賈都爭相出高價要購買葛拉蒂雅少女雕像,可是比馬龍卻捨不得割愛。比馬龍非常喜歡葛拉蒂雅雕像,愛不釋手,每當望著雕像,心中油然的產生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愫,於是,比馬龍視為夢中情人,並深深的愛上了葛拉蒂雅。比馬龍日夜祈求神將雕像變成真正的少女,和他成為終身的伴侶。精誠所致,金石為開,他真摯的感情,癡情感動了愛神阿芙達(Aphrodite),她把雕像賦以生命,石雕少女就化成真人,並且成為比 馬龍的 太太,比馬龍和葛拉蒂雅終成眷屬,永浴愛河。

 《比馬龍》(Pygmalion,中文版譯作《賣花女》亦是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的作品,描述1位學者在倫敦街頭找了個舉止粗魯的賣花女,加以訓練成為談吐高雅的貴婦。後來這故事被改編成《窈窕淑女》(My Fair Lady),於1956年在百老匯演出,並在1964年搬上大銀幕,成為家喻戶曉的「點石成金」故事。

  「比馬龍效應」實驗--1966年於美國推行的1個有關教育心理的「比馬龍效應」實驗中,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,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,再隨機抽出20%為實驗組,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「資優兒童」。大約1年後,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,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。這樣的效應,常常用在教育心理學,只要老師或是父母對於孩子常常給予適當的讚美,那麼孩子受到肯定之後,就會有動力繼續求進步,最後就成為老師或父母希望的那樣子,這就叫做比馬龍效應,中文還翻得真貼切。  「比馬龍效應」的教學應用--這是1則神話故事,但以故事主人翁為名的卻是心理學,
  尤其是教育心理學上廣被討論的主題:比馬龍效應(Pygmalion Effect
)。
  是近代教學研究的重要發現,管理人若能適當地應用「比馬龍效應」,大有機會能有效地啟發下屬的上進心。所謂比馬龍效應,意思就是期望的應驗,在教育界備受重視,主要應用在教學上有關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方面,以啟發學生的自尊心(Self-esteem)
。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「資優學生」,即使他們其實並非真正的資優,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,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。  當我們對自己有所期望時,這個期望總有1會實現,也就是所謂的〝自我應驗預言〞或〝自行應驗效應〞或〝自我實現的預言〞(Self- fulfilling Prophecy);預言可以是壞事,也可以是好事。最重要的是,1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,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。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,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。當老師對學生有所期望時,這個期望總有1天也會實現,這就是所謂的「教師期望」(Teacher Expectations),也就是「教室中的比馬龍效應」。每1個孩子都可以成為1個天才,這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天才一樣愛他、期望他、教育他。
  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孩子,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。這也就是行為學派說的「制約反應」。制約是在潛意識下進行的,孩子會投其所好地去扮演大人心中的角色,心理學上稱為~負面增強,也就是我們說的瞭解。在瞭解過程裡,我們會更公平地看待孩子的成長,此時才會發現孩子的頑皮其實是1
種幽默,有了欣賞的心態,我們瞭解孩子時,便可以去分享他的快樂。如前所述的比馬龍定律,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,孩子會有許多的優點,反之,逃家的青少年多半覺得家裡沒有溫暖,  因為:「他們都說我很壞,雖然我的功課不好,但是我很熱心啊!」
  其實,1天裡孩子有百分之80的優點和百分之20的缺點,但是大人們總是只看到那小部分的缺點,而否定了這孩子,實在不公平。為甚麼本來僅是平均資質的學生,被點名為資優兒童後,智商發展會突飛猛進呢?原來由於教師們對被欽點為「資優兒童」的學生特別照顧,令這批實驗組學生,能夠從老師的特別關懷、重視、鼓勵,以及愛護中,增強了自尊和自信,刺激了學習動機,加快了成長速度。

  評估下屬免先入為主--

很多管理人,常常要參考下屬的個人資料與背景,來評估他們的表現。根據「比馬龍效應」,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缺乏遠見的。管理人在評估下屬表現時,應盡量避免有先入為主的看法。可惜在不少管理人心目中,早已暗地裡為下屬貼上標籤,例如 「不求上進」或「練精學懶」等,以後便不斷選擇性地尋求這些蹤?,以引證自己的看法。被管理人認定不濟的下屬,除非突然奇?地脫胎換骨,否則他們必將在「比馬龍效應」的陰影下永難翻身了。

  啟發下屬上進心--


「比馬龍效應」強調的,是1份投入而又專注的熱誠,再配合欣賞和稱讚,來啟發下屬的上進心。當你把下屬看成出色的人才,他們就大有機會在工作表現上如你所期望,如果在你的心目中,只當下屬是庸才,他們也會如你所料一般,變成徹頭徹尾的庸才。「比馬龍效應」指出,管理人若能有效地發揮此效應,令那些被認為具有較好潛能的下屬,得到重視和稱許,他們的潛能便可以得到發展,令工作表現得到進一步的加強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